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社會萬象 > 地方采風> 導演李俠、佛大生座談 在閱讀觀察中理解人性

地方采風

字級

導演李俠、佛大生座談 在閱讀觀察中理解人性

【人間社 李大慈 菲律賓大雅台報導】 2025-07-22
星雲大師紀錄片導演李俠7月21日,與在菲律賓實習的佛光山佛光大學傳媒系學生面對面交流座談分享。實習的佛大學生有傳播媒體系與社會工作系,實習地點橫跨菲律賓佛光山道場及光明大學、致力於文化紀錄、公共服務與教育推廣。

李俠鼓勵學生多閱讀、多學習,閱讀不只是知識的累積,更是開啟人生另一種深度的方式。當見多識廣,才會知道世界有多大,生命有多厚重。

他強調,無論是做媒體還是從事社會服務,都需要培養對人與社會的觀察力,要學會從平凡事物中看見其獨特之處。李俠說一個真正動人的作品,來自創作者對人性的理解;一位能改變社會的社工,來自他對人心的體會。

李俠提到,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是一位真正懂得人心的大師。總能用簡單的語言說出人們最需要聽見的話,在他人還未察覺前,就已經看見眾生的痛點與需求。李導演感動地表示自己從大師身上學到,懂人、愛人,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。

談及如何理解人性,李俠舉例說明,一個角色的塑造,不只是外在設定而已。譬如一位「美麗的姑娘」,她可以只是短劇中的典型角色,也可能是一個背負生命故事的個體。像是一位烏克蘭女孩為了生存流離到東歐當性工作者的真實案例。同樣是美麗姑娘,但背後的人生與社會意涵卻截然不同。傳播者要看見她的背景,社工要理解她的選擇,才能真正給予有力量的回應。

關於如果未來想做一名紀錄片創作者,應該從哪裡開始學習?李俠表示,從閱讀與傾聽開始。「你要讀書,也要聽人說故事;你要觀察,更要進入現場。不能只用鏡頭看世界,要用心」。

「知識不是老師給你的,是你自己努力換來的。」李俠分享,這是父親對他說過的一句話。從現在開始閱讀,才能建構起有深度、有厚度的生命。他勉勵學生,未來的工作也許辛苦,但只要保有熱情與學習的心,終將能做出讓自己感到驕傲的作品或貢獻。

李俠也不諱言,做紀錄片常常是孤單而漫長的工作,要花很多時間等待、觀察與理解。但正是這份耐心與細膩,才能打動人心。就像社工常常面對複雜的家庭問題、看見社會的黑暗面,唯有願意蹲下來聆聽、陪伴,才能真正提供改變的力量。

李俠提醒學生,不要急著定義自己未來的模樣,而是要用當下的實習與觀察,好好認識世界、認識人心。「不了解人,怎麼能成為一位社工?不懂人性,怎麼能拍出一部觸動人心的影片?」這句話引發在場學生深深共鳴。

最後,他再次以星雲大師的智慧作為總結,人間佛教教我們在人中學佛、在人中成長。要深入人群,才會懂得什麼叫慈悲;要看見人間,才能說出真實與希望。

學生們紛紛表示,很有福報可以遇到名導演李俠且座談,李俠不吝指導及交流,讓他們更理解媒體與社工工作的共同核心是「人性」,也提醒自己實習的每一天,都是累積人生厚度的重要片段。未來,不論走向鏡頭前後、或走進社區家庭,都將秉持這份對人心的關懷,繼續走在人間佛教的道路上。最後更更感恩星雲大師,讓他們的實習能走上國際,也因大師因緣能與李俠相遇。
12345678910第1 / 360頁
追蹤我們